钩玄提要,梳理清晰
突出重点,揭示规律
拓展想象,巧留余味
3。设计结束语的方法
(1)归纳法——教师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概括整个教学内容。
(2)响应法——教师的结语与教学的起阶段相应,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3)扩展法(发散法)——教师在略作总结的基础上另起波澜,扩展开去,借机激发学生的想象,形成教学张力。
(4)升华法(迁移法)——教师的结语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升华,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获得深化。
(5)悬念法——教师抓住课程衔接和转换的关键,给学生留下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6)设问法——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设计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引发学生后续的思考。
(7)鼓励法——教师以表扬和激励性语言结尾,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1】《苏州园林》结课语: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写这篇说明文,首先是抓住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画。作者先总写这个特征,后分写四个“讲究”、三个“注意”……由总说到分说,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从七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如画的特征。
【例2】孙子把所著的十三篇兵法献给了吴王,吴王看了以后说了什么呢?且听十分钟后以后再讲。
【例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军事战略经历了五次演变,80年代以来美国的军事战略又有了新的变化,这种新的变化同以往的战略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下次课我们再讲。
(八)评价语
1。评价语的概念
评价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做出点评的教学语言形式,包括表扬、批评、肯定、激励以及其他中性评价等各种用语。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一个意思、同一种对象,言语表达的形式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2。设计评价语的美学要求
态度鲜明,情感真挚
实事求是,准确客观
方法得体,分寸适度
3。设计评价语的方法
(1)直接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直截了当的点评。
【例1直接评价】《在仙台》的教学
师:鲁迅为什么学医?
生:因为鲁迅的父亲是得肺病死的,看到中国医学非常落后,许多人有病治不好后他感到非常心痛,决心医学救国,所以到日本学医。
师:对,回答得很好。你讲的话里最重要的是鲁迅想要医学治国。他父亲是生病死的,他不仅仅是因为父亲的病没治好而去学医,更重要的是想学医救国,于是去仙台学医。
(2)间接评价——教师运用委婉和暗示法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隐性评价。
【例2间接评价】《晏子使楚》教学
师:楚王冷笑时,他的表情显得怎么样?
生A:显得很高兴。
师:是很高兴吗?
生B:显得很得意。
师:再准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