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发生在2045年夏。一群自称“清源会”的激进分子炸毁了京都灯塔,并在网络上散布伪造影像,声称“共忆者皆为政府傀儡”。一时间,全球舆论哗然,支持率暴跌。
关键时刻,李昭宁做出惊人决定:她公开了自己的全部记忆档案,包括童年被霸凌的羞耻、青年时期对导师的嫉妒、以及一次险些背叛信念的动摇时刻。
“如果记忆只能展示美好,那它就不配称为真实。”她在演讲中说,“我们不是神,我们是人。正因我们会犯错、会软弱、会痛苦,才更需要彼此记得??不是作为偶像,而是作为同类。”
这场坦诚震动世界。随后,上千名共忆者相继公开私密记忆。人们发现,那些被尊为“传承者”的人,原来也有恐惧与挣扎。可正是这份真实,让共忆网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
风波平息后,京都灯塔重建。新塔基下埋入一块石碑,上面只刻一句话:
>“允许脆弱,方能永恒。”
时光流转,百年倏忽。
当第一艘搭载共忆系统的星际飞船驶离太阳系时,船载AI最后接入樱园主灯塔,下载了全部人类记忆精华。其中包括《诗经》的吟唱录音、敦煌壁画的创作过程、青霉素发现之夜的实验室笔记,甚至还有一九七六年某个夏夜,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看萤火虫时的心跳频率。
船长按下发射钮前,轻声问:“我们要带走什么?”
副官答:“不是知识,不是科技,不是荣耀。是那些让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东西。”
飞船升空,划破长空,留下一道淡金色尾迹,如同记忆之河奔涌向宇宙深处。
而在地球上,樱园的桂花树已高耸入云,树冠覆盖方圆十里。每年清明,仍有无数人前来。他们不再需要灯塔指引,只需坐在树下,闭上眼睛,便能听见风中传来低语??有时是苏晓冉的笑声,有时是铁杉的咳嗽声,有时是玲子哼唱的童谣。
有一天,一个五岁男孩问母亲:“为什么这棵树这么香?”
母亲抚摸他的头,轻声说:“因为它记得所有人。”
男孩仰头望着繁花,忽然笑了:“我也记得。”
他不知道自己记起了什么,只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曾经在这里,被人深深地爱过。
夜深人静时,桂花树再次浮现新字。这一次,不再是名字,而是一句话:
>“记忆不死,爱即归途。”
而在遥远的星海之中,那艘飞船突然接收到一段信号。解码后,是一首从未录制过的歌谣,旋律温柔,歌词清晰:
>“娘亲唤我小阿囡,
>年年春来采茶勤。
>莫怕风雨山路滑,
>记得回家路几程。”
船员们面面相觑。这首民谣并不存在于任何数据库。可他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小时候听过。
船长望向舷窗外浩瀚星空,轻声道:
“也许,她一直在等我们回来。”
洞穴深处,石柱依旧搏动。
光流温柔,如心跳不息。
新的名字,悄然浮现:
>“欢迎回家。”